引进前沿科技发挥产业链优势 地方两会聚焦绿色高端智能新赛道

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要“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

记者注意到,连日来,地方两会陆续召开,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等多省市纷纷将目光聚焦到产业发展、升级。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化提升三大先导产业“上海方案”,加快六大重点产业创新突破,大力发展四大新赛道,在未来产业五大领域加速布局;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出,要扎实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围绕优势产业新赛道锻长板

“建议多措并举,鼓励和推动全球最前沿科技生长、落地、扎根上海,打造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近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协专题会议上,上海市政协委员、复星国际联席CEO陈启宇说。

生物医药是上海市重点发展的三大先导产业之一。陈启宇建议,首先要围绕大企业和中型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促进高质量生长。上海拥有一批大型医药企业,它们都有很好的发展基础,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底盘,也是优质科技成果最好的转化承载体。

“上海建立新兴组织机制推动帮助这些企业优质生长。在推动帮扶下,希望大型企业做大,中型企业做强,小企业做快。对于大型科研院所,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机制。”陈启宇说。

陈启宇认为,要高水平高质量的增长落地,吸引国际高水平药械创新产品落地上海,实现沪产、沪研、沪销。同时瞄准国内领先企业,出政策,从营销、研发、制造三头鼓励落地上海。“复星已经引入落地了达芬奇机器人、CAR-T细胞治疗等产品,上海有这样的承接和容纳能力。建议在上海进一步吸引国外高水平的科研机构落地上海,为上海科技成果成长注入更新活力。”

“鼓励上海本土生物医药创新企业发展的‘下半场’留在上海,真正扎根上海。”陈启宇还建议,建立更有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的投融资体系,推动本地科研院所科技成果扎根上海。此外,吸引外市企业总部转移扎根上海,使得上海在生物医药产业上有更发达的根系。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演进,重要的新赛道日益清晰明朗。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认为,制胜产业新赛道要“锻长板、补短板、筑高地、优体系”。建议锻长板,创造更多“撒手锏”绝技,实现在重点领域全球领先的整体性优势或部分领域的先发性优势。

汪泓表示,要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基础,围绕优势产业新赛道锻长板,引领赛道风口的“核爆点”,加快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基因技术、物联网、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

“还要加快谋划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优势产业和前沿新赛道,要研判产业发展不同阶段特征精准发力。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全球领先的科技企业,逐步将本土企业R&D投入占上海全市比重提高到70%左右。”汪泓进一步说道。

“强链补链”凸显协同效应

记者注意到,产业链、供应链问题也是地方两会关注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江苏省人大代表,苏州市吴江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国荣表示,近两年吴江部分企业生产节奏被疫情打乱,主要原因就是上下游生产企业的正常生产得不到保证,产品的原料、零部件一旦断供,整个产业链的运转都会停摆,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还会对就业、稳定等产生影响。

在王国荣看来,推进“产业强链”是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由之路。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但一些领域国际竞争力仍然不强,根本上是缺少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甚至在产业链关键环节被“卡脖子”,唯有建强产业链条,才能保障经济循环畅通。

“推进‘产业强链’对于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也有重大意义,产业链条的强化延伸、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优化已成为推动城市群一体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王国荣进一步说道。

江苏省人大代表、无锡隆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朝辉则认为,“强链补链”离不开链与链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需要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需要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也离不开“双碳”战略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

“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可以说是为制造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的是产业链之间相互助力、协同共进。”杨朝辉表示,2022年公司上线的“仿真设计云平台”系统,提升了不同部门间研发人员的协同创新能力,同时也降低了企业成本,这也让公司在各种不利因素的叠加下,销售收入仍然取得70%以上增长。

地区间的产业链协作也至关重要。例如,为推动以浙西南山区为主的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山海协作工程。

“山海协作其实推出很多年了,一直在做并取得了不少成效,对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平衡稳定也起到了很大帮助。”浙江省政协委员、浙江金马逊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林伟明认为,当前在山海协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产业链协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协作各方应当深化认识;山海协作考核机制的导向有局限性;山海协作的交流机制不够灵活。

林伟明建议,在加快推进产业链山海协作项目招引的同时,不断完善产业链山海协作考核办法。“在山海协作方面还可以更深入地推进,把山海协作的产业链做得更好,让其落到实处、提上高度,为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