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湿地日——湿地恢复 看北控水务理念与行动

2023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恢复”。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物种基因库”,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减排、缓解和预防自然灾害等方面作用显著。然而,近50年来超过35%的湿地已退化或丧失,且这种丧失正在加速,守护湿地亟需社会各界携手同行。

在湿地恢复的重大课题下,人工湿地是应用最广泛的绿色生态基础设施,是水污染防治、海绵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生态工程产品。多年来,北控水务集团在湿地保护领域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北控水务集团在运行人工湿地站点超过100座,总处理能力超过54万m³/d,并深度参与国家湿地相关课题研究、进行自主课题研究。丰富的科研与实践经验推动集团成立生态湿地产品线,形成具有北控水务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湿地产品与解决方案。

聚焦行业产品化 自主研发装配式湿地产品

行业观点认为,产品化的核心思路应是在制造环节尽量标准化,用软件定义硬件,更大化释放服务价值。北控水务集团也明确了生态湿地产品线发展的三大方向,一是人工湿地标准化,实现从工程化向产品化转变,力求为湿地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高效支撑;二是装配式湿地产品开发,通过“积木式”装配方式,彻底改变人工湿地的设计、交付、运维方式,使生态基础设施更精细、更可控、更长寿;三是围绕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碳汇、生态美学等开展研究,实现湿地生态价值的量化评估与提升释放。

其中,装配式湿地产品作为北控水务完全自主研发成果,以一体化净化模块为核心,集成湿地核心净化功能,革新了人工湿地的设计、交付、运维底层逻辑。通过湿地模块互相嵌套组装,形成装配式湿地模块的两大建设应用场景,既可实现传统湿地布置和改造,又可实现 “多层式”、“群岛式”等新型湿地净化工艺,实现水质净化效率有效提升。

北控水务装配式湿地产品图解

打造北水特色 推出湿地解决方案

面对日益突出的湿地治理困境,北控水务集团依托项目长期运行积累的工程和研发经验,优化设计生态塘、表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垂直潜流湿地、强化湿地、浮动湿地等六大单元,形成具备北控水务特色的人工湿地自然净化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围绕污水厂尾水、农村污水、河湖水、水源地、生态景观五大应用场景,提供五类相应解决方案,以全带宽服务、稳水质保障、集约化创新、装配式交付、公园化呈现为主要特色。所谓全带宽,代表在湿地治理全过程、全气候、全类型与环境系统管理、城市公共服务充分协同;稳水质则通过水处理技术沉淀和智慧运营体系,保障长效水质达标;集约化是基于运行大数据进行参数优化和产品迭代,引领湿地用地节约趋势发展;装配式是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集成,满足多种施工条件,提升交付质量;公园式即在人工湿地建设中注重生态美学,激活湿地空间多元价值。

目前,北控水务人工湿地出水可长期稳定达到准III类标准,用地较行业常规取值水平可节省10~30%。

提供实践经验 塑造典型人工湿地建运样本

水城一体,实现生态景观湿地与经济一体治理。北控水务四川省泸州市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项目对渔子溪水系进行防洪整治和水生态修复,同时将水系生态功能与周边城区发展协同考虑,进行一体化运营管理。渔子溪项目重点加强湿地公园内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建设,300亩湖泊湿地与约1300亩滨水绿地,共同构建了泸州高新区“海绵枢纽”,渔子溪湖泊湿地也成为V等小2型水库,实现了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低影响开发,成为该区域推进“产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关键节点。

北控水务四川省泸州渔子溪生态湿地公园项目

灰绿结合,建设农村污水处理小微湿地站点群。在广东省鹤山市,北控水务倾力打造全域农村污水治理项目,以湿地处理工艺覆盖全市10个镇155个村庄,单个站点处理规模为5~80m³/d,服务常住人口4.8万人。结合广东农村人口密集、村内公共设施用地面积较小、居民喜欢聚集到公共区域活动的特点,污水处理站点采用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灰绿结合”的处理模式。通过厂站空间合理配置,以及湿地植物优选与精细配置,使处理站点紧凑且舒适,保证了公共区域的景观与生活品质。结合人员流动带来的季节性水量低特点,灵活调整前端工艺曝气量和药剂投加量,最大化发挥湿地处理功能,最大程度实现低碳运营。

北控水务广东省鹤山农村污水治理项目

尾水净化,改善河流水质营造湿地景观。北控水务山东省聊城清泉河湿地项目采用水平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的组合工艺,主要用于冠县污水处理厂尾水(一级A标准)的深度净化处理,出水排入清泉河。项目占地约15公顷,处理水量达到8万立方米/天,出水达到准III~准IV类。项目湿地设计水力负荷高于常规取值范围,充分节约占地。清泉河尾水湿地的建设运行不仅极大改善清泉河水质,还为冠县营造了灵动的湿地生态景观,成为市民自然亲水休闲“网红打卡地”。

北控水务山东省聊城清泉河湿地项目

人水和谐,打造河湖水净化与生态宜居融合范本。北控水务北京市大兴区新凤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在消除黑臭水体、保障生态基流的基础上,建设两处人工湿地,处理能力4.6万m³/d,对干流及重要支流的水质进行旁路净化,完成新凤河水质达标的“最后一公里”。其中安南湿地利用植物与水系形成山水环境,将生态功能湿地、文化景观元素、田园郊野风貌、湿地水系景观有机融合,在大尺度上形成由北向南山林环绕、水系流动的空间格局,搭配丰富的水生植物,形成自然蜿蜒的湿地景观。

北控水务北京大兴新凤河流域安南湿地项目

守护生灵,科学举措提升人工湿地栖息地价值。在北控水务青岛中科成污水厂迁建项目中,北控水务集团重视风河人工湿地的鸟类栖息地功能,主动利用集团自主立项课题经费,委托中国海洋大学专家团队开展了多次鸟类调查。调查发现,风河人工湿地芦苇群落发展成熟,为高度依赖芦苇的鸟类提供了较好的栖息环境,但现状水面面积较小,难以吸引大量的鸥类和雁鸭类降落;水深、边坡形式等不利于吸引鸻鹬类涉禽。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北控水务针对性地调整了地上公园和湿地公园的设计方案,并制定项目建设过程、运营过程中的生态保护和修复策略。

北控水务山东省青岛风河人工湿地栖息地研究课题

人工湿地是社会水循环和自然水循环之间连接的重要枢纽,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微观体现。北控水务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实践成果,展现出生态环保行业在湿地恢复治理领域的决心和担当。未来,湿地保护乃至生态环境治理仍任重道远,北控水务将用创新与实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擘画祖国美丽山水新画卷。





最近更新

热点聚焦

赞助商广告